山西之旅 | 走近王家大院
早就听闻山西灵石的王家大院规模宏大、气势磅礴,一直心心念念想去参观。终于,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,我踏上了前往王家大院的旅程。
一进入王家大院的区域,远远就能看到那高耸的堡门和绵延的堡墙,宛如一座坚固的城堡矗立在眼前,让人不禁感叹王家昔日的辉煌。
首先走进的是视履堡,建于嘉庆元年至十六年,整体为不规则封闭式城堡建筑群。踏入堡门,仿佛穿越回了古代,湿漉漉的堡门、堡墙、院落,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古朴深邃的气息。
这里房靠房,院通院,院外院,院中院,所有的房屋院落依山就势,随形而建,浑然一体。
漫步在这些大大小小的院落中,犹如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迷宫,如果没有导游引导,恐怕真的很难尽快走出来。在视履堡建筑群中,桂馨书院格外引人注目。
书院的三级台阶寓意着步步高升,两个月门“映奎”“探酉”的石匾额仿佛在警示着王家子弟要好好读书,深研学问。
站在书院里,虽然已听不到当年王家子弟的读书声和私塾老师的训导讲课声,但那一幅幅楹联却依然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。让人深刻感受到王家对文化教育的重视。
穿出视履堡,走过龙凤桥,便来到了恒贞堡,因堡门为红色,俗称红门堡。恒贞堡的布局十分巧妙,南北一条主干道,东西三条巷,整体隐含着一个“王”字,彰显着王家的威严与地位。
古堡内房屋共有四排,从南到北四排房院,分别被命名为底甲、二甲、三甲、顶甲,共有院落88幢。每一个院落都有其独特的建筑特色,充分体现了院主人的身份、文化和气质。
有的院为前园后院,巧借江南园林风格而建,细柳拂面,清风柔心,清池水荡,荷花摇曳,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。
在游览的过程中,我被王家大院精美的砖雕、木雕、石雕所震撼。这些雕刻题材丰富,有花卉、人物、动物等,工艺精湛,栩栩如生。
每一处雕刻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,展现着当时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王家的奢华气派。
此外,大院里的匾额、楹联也让人回味无穷,它们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珍品,更是王家家训文化的重要体现,传达着王家对品德修养、家族传承的重视。
站在高高的堡墙上,放眼望去,一片片大院的灰色房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仿佛在诉说着王家曾经的辉煌。
曾经,这里是王家人生活的乐园,他们在这里读书、品茶、对弈、聊天,享受着富足而惬意的生活。
然而,随着时代的变迁,王家逐渐走向衰落,曾经的繁华也已成为过眼云烟。但王家大院却依然屹立在这里,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变迁,成为了后人了解晋商文化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窗口。
此次王家大院之行,让我收获颇丰。它不仅让我领略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,更让我感受到了晋商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一个家族兴衰背后的故事。
作者简介
刘雄,湖南新化人。笔名拂晓、刘家湾。中国民主促进会、中国散文学会、中国诗词家协会、中国武术协会、中国教育电视协会、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。民进新化工委委员、新化县政协常委,中国教育电视协会理事。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《少年陈天华》《腊梅花》、散文集《风飘的岁月》《拂晓》《永不消逝的记忆》《且行且歌》、诗歌集《梅山雁语》、理论文集《过来人语》《资江夜语》《写作文不求人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