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美福:坚守22载 只为让千年傩雕技艺“活”下去

作者2025-07-17 17:28:53
原出处:魅力潇湘网
阅读:

  在新化县孟公镇红星村,62岁的杨美福每天坚持伏案雕刻。

  他手中的刻刀下,一张张濒临失传的“佛祖袍”“十殿阎罗”画像重现神韵——这门被称为“梅山傩文化艺术雕刻”的非遗技艺,已在他手中坚守了20余年。

  7月16日,面对笔者,这位不善言辞的老人道出心声:“只要有人肯学,我分文不取,只求手艺别断在我们这代人手里。”

武术传承人的“另一重身份”

  杨美福是笔者早几年在梅山传统武术协会编撰《梅山武术人文》一书时认识的朋友,当时,笔者只知道他是一位梅山武术传承人,功夫操的好,为人也不错,却不知道,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——梅山傩文化艺术雕刻传承人。

  “2003年,我在冷水江看到一张快烂掉的佛祖袍印纸,心里一紧。”杨美福回忆,这种印纸是梅山傩文化的重要载体,用于祭祀仪式,图案繁复,蕴含古老信仰。

  眼看掌握这门手艺的人几乎绝迹,他毅然转行,“老祖宗的东西,不能眼睁睁看它没了”。

二十二年刀刻不休,抢救濒危技艺

  傩雕艺术讲究“刀工如神,线条通灵”。

  一张完整的佛祖袍印纸需雕刻上千刀,图案包含梅山特有的鬼神、符咒等元素,稍错一刀便前功尽弃。

  为复原传统纹样,杨美福曾走访梅山多地,向年事已高的老艺人请教,甚至翻山越岭收集残破的古印纸比对。

  “最难的不是技术,是耐得住寂寞。”他说。

  如今,他雕刻的印纸被许多梅山傩文化传承人使用和收藏,但更让他焦虑的是后继无人:“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,谁愿意学这个不赚钱的手艺?”

编辑: 卿跃飞
相关内容